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

2008.2

[日期:2013-02-23]   来源: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  作者: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   阅读:4569次[字体: ]
 
 
生 态 经 济 通 讯
 
 
第2期
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主办     (总第199期)    2008年2月20
 
 
 
目 录
 
地球环境生态系统灾变现象与生态突变论
——“人类纪”新地质时期理论研析之二…………叶谦吉1
生态经济信息选录…………………………………………  (5)
 
 
 
 
 
 
 
 
 
地球环境生态系统灾变现象与生态突变论
——“人类纪”新地质时期理论研析之二
叶谦吉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北京100732)
 
人类非理性行为与活动影响和改变了地球环境生态系统,地球环境生态系统变化反作用于人类,改变了人类生存空间与生存状态,甚至于影响了人类和动植物的基因组及基因蛋白质,其结果是整体生命进化链环的演替分化、分化成“正途演替进化”与“歧途演替退化”,是喜是忧?需要从历史演进的规律来评说。
地球环境生态灾变悲剧催生了“生态灾变论”。地球环境是人类与大自然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是人类和周围各种生物共同栖息、生存、繁衍、发展的生存空间。人类的行为与活动不仅直接影响着地表上由动植物构成的生物圈,并与自然生命支持不可替代的各种要素,整体综合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因此,自然生态系统的协同和谐,稳定有序,决定了人类与一切生命的生存与发展、健康与安全。
综上所述,生态灾变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已成为世人共同关切的重要问题,而对这一问题的理论探讨也已成为世界范围急需共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 人类活动的行为边界与生态灾变理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也积累了丰富的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的实践经验和实用技术,提高了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动性和影响力,同时也助长了人类向自然贪得无厌的索取欲望,尤其二战以来,由于科学技术和医学卫生的迅速发展,人类自己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和数量猛增,为了满足人口剧增对粮食及其它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要求,人类不得不加剧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并错误地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永不枯竭的,直到上个世纪中叶,人类征服自然以胜利者自我陶醉之时,工业文明所造成的大气污染、酸雨、洪涝灾害、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水体污染、土壤侵蚀、泥石流、土地沙漠化、荒漠化、石漠化、海洋污染、物种灭绝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均构成了当前急待解决的难题,而且也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和巨大挑战。
在难题与挑战面前,人们终于逐渐明白,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化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已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作用已超出了自然界的恢复阈限,人并非自然界的主宰者,而只是这个绿色星球家园的一部分或一员,人不仅来源于自然界,而且人的生存旦夕与自然界这个整体是息息相关,两者有着共同命运,因此,根据自古以来地球环境演替轨迹史实昭示,作为地表层生物圈有机体成员的人类,是有责任和义务维护自然生物圈的协调与和谐,维持这个巨系统的秩序与平衡,否则,人类就有可能因为非理性的破坏与掠夺而将面临自身的灭顶之灾。
那么,人类活动的行为边界与自然界的演替关系究竟怎样呢?对此,我们从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出现的量变、衰变、灾变、溃变生态演化过程,提出了人类行为自然消长关系的“生态灾变理论”(Theery of ecological catastrophism)。我们认为人类活动行为不仅有边界范围的极限,而且超越自然和生态系统所允许的范围越远,其造成破坏的程度就越大,而且其治理的难度也就越大。假如人类活动行为刚刚在图示的人为演替系列某个点(如Y1)使生态系统失衡(Y1→a点),我们此时就采取措施进行治理,让其恢复良性循环的功能,大约只要几年的时间,此为上策,当失衡的生态系统从量变到质变,使生态系统退化到(a→b点)时,再去治理,相对于量变前治理其难度要大、时间要大,但如此时去治理较之以后的情况相比,也不失为中策,只有当人类的行为已经使生态系统从质变到衰变(b→c点),从衰变到灾变(c→d点),从灾变到溃变(d→e点)时再去治理,已是下策或失策或是下下策;那样不仅造成破坏程序和治理难度很大,而且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经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至于超过溃变e阈限乃是不可逆状态,生态系统濒临崩溃,重建无日;更严重后果往往是“沙进人退”、“人口大迁移”、“无人区”等结局,这便退化成“无人生态系统”(No-man’s ecosystem)。犹如中国敦煌、楼兰、罗布泊、丝绸之路、唐番古道等消亡就是历史例证。而最佳的治理时机或策略,我们认为应该是在生态系统刚刚处于量变阈限之前,这一时期治理不仅所费时间较短,其治理难度及其费用均相对较小,而对社会、经济、自然和人类的负面影响也较小;因此,我们把在这一范围的人类积极措施称之为上策。
 
二、 生态灾变现象在全球愈演愈烈
 
历史上,黄河2000年间曾改道15次,决堤1500次,1117年因决堤死亡100余万人,1642年因决堤死亡34万人,1876~1879年因大旱死亡1300万人,1929年黄泛区灾民达3400万人,1931年长江中下游七省205个县特大水灾,受灾人口达成2800多万人,1942~1943年河南因大旱饥荒死亡300万人。
生态灾变现象全球出现,如美国1929年中西部黑风暴毁地4500万亩,当年小春减产102亿斤。前苏联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由于西伯利亚的大开垦,导致黑风暴,一次毁地3亿亩。印巴塔尔平原毁林皆伐,酿成65万平方公里的大沙漠。
2005年, 生态灾变现象更甚,该年,印度尼西亚海啸,死亡人数达16余万,财产损失约130多亿美元;美国新奥尔良遭受飓风袭击,同年11月,其东海岸再次惨遭更大的飓风袭击,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惨重。
纵观人类历史,人类生存与发展超越行为边界,招致生态灾变现象的残酷例证,举不胜举,如古埃及文明、波斯文明、马雅文明的覆灭,以及我国部分地区古文明的消亡,值是令人深思、史为明镜,可鉴今日!
今天,由于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使清新的空气、洁净的饮水和恬静优雅的绿色环境正在远离我们。烟雾、粉尘、废水、污水、噪音、尾气、酸雨酸雾、毒物射线、交通堵塞等正充斥着城镇,波及到农村,不仅制约和困扰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而且也严重影响和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安全。
 
三、 重建有序平衡的地球环境生态系统
 
面对现代工业文明所引起的生态灾难,人类终于醒悟并开始了对自身行为的重新评价和定位。20世纪40年代,英国环境学家A·莱奥波在《大地伦理学》一书中指出,“必须重新确定人在自然中的位置,人类应自觉把自己当作大自然中平等的成员,地球大厦的同住者(commensa)!”20世纪70年代,环境问题终于引起全球的关注,人与自然关系也被重新提出和定位在1972年6月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上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中,确定了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强调了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1980年推出《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第一次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关于《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则进一步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进一步的阐述,这都为推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地表之上植物、动物与人究竟是一个什么关系呢?对此,我们认为:“没有植物,就没有动物,更没有今天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人构成的“金字塔”塔顶上的人类,虽然它不失为这个复杂巨系统中最为能动的“精灵”,但它却是这个绿色星球上最大的消费者,而只有微生物及草、木、庄稼等绿色植物才是这个星球上最大的生产者和分解者,因为它们不仅靠自身的独特机能汲取自然的能量养活自己,而且还为地球上的全部生命源源不断地提供氧气和食源。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但这并不等于说人类对自然的索取是无限制的,我们就可以无所顾忌地主宰地球。恰恰相反,我们不仅不能过度的开发和消耗资源,而且必须尊重自然并在自然界所允许的阈限内活动,如果人类的活动超越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负载能力,不仅会使系统的功能减弱或出现系统紊乱,甚至还有可能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因此,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有序平衡状况,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
所谓生态系统有序平衡就是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没有受到破坏,关键生态成份如野生动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保留下来,系统对自然干扰的长期效应具有抵抗力和恢复力,系统能够维持自身组织结构长期稳定,并且有自我运作能力。
由此看来,健康的生态系统不仅在生态学上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它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健康与安全有重要现实意义。因为,任何一个系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健康状况,才能够保持旺盛功能去吐故纳新。也才可能拥有强大的系统免疫力。同时,自然界这个复杂的生态巨系统健康与否,还直接影响着该大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健康状态,影响着这个系统中人类的健康状况与生活水平。因为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它不仅可以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消耗达到最小,而且它还能为人类提供优质、稳定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并可以使来自于环境退化时,对人类安全的威胁减小到最低程度,为人类维持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创造重要的条件。因此,维护与保持生态系统健康,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有序运转,才是人类最大的和最为重要的保障问题,这一点已经逐渐成为世界上许多有识之土的共识。
 
四、 从现代生态经济学理论视角对生态灾变现象的解析
 
(一)从现代生态经济学视角观察,当前地球环境系统出现的环境破坏与动荡,这是“生态灾变现象”,其重要标志有五点:
1、地球环境系统已经从自然生态系统转变成基本上都是人为生态系统,虽有少数个别地区的微观自然生然系统存在,对全球环境生态安全不起作用。
2、人类行为与活动影响自然生态系列层次的变化等级,其衡量标志,不是模糊的“波动”、“动荡”、“威胁”等词语可以表达清楚的,而可比较清晰地采用:“量变、质变、衰变、灾变、溃变”等指标。
3、人类破坏地球环境改变成人为生态系列是一个逆向的演替过程,即:“自然森林(包括热带雨林、山地自然林、各级自然保护林等)——次生林——迹地——农耕地——弃耕地——荒漠——沙漠或石漠——无人区”系列。终极“无人区”亦称“死亡区”或“死亡之海”。
4、生态学是生存的科学,人为生态系列还应该考察生命在生存空间的生存状态,其状态标志可以是这样一些系列等级:“绿色优级生存态·灰色次级的生存态·白色低级生存态·黄色极端困难生存态·红色生存边缘态(警戒边界)·黑色无生态绝境”。
(二)进一步从生存斗争进化论视角来说,“内向同化演替进化”走向是“和平崛起、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合作共赢”途径,而“外向扩张演替分化”走向,则是“弱肉强食,优势生物崛起、称霸、衰落、灭亡”途径,这一切都是由自然规律制约的,这是人类行为与活动理性取向的选择参考系。
(三)从历史发展中的文化层次考虑,人类自古以来经历了“采食文化·渔猎文化·游牧文化·刀耕火种文化·粗放农业文化·精耕细作文化·手工业文化·初始工业文化·现代工业文化·电子技术(数字化)文化”等等发展历程。当今新科技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日新月异,与时俱进。但今日“人类纪”新时期的迫切追求的目标,应该是更新生态系统结构和强化生态功能,面向21世纪以和平、稳定、有序、和谐社会前提下的“生态·经济·社会·环境·文化·景观六效应和谐协同增长的整体观念”来建设生态文明,并作为我们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略)
                                         
生态经济信息选录
 中国有潜力成为风电大国
"中国有能力成为世界风电发展的领头羊,并借此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中扮演重要角色。"11月1,在上海国际风能大会上,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和全球风能理事会共同发布了《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07》。根据报告预测,仅依赖现有政策,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到2020年底可以达到5000万千瓦,相当于届时中国发电装机容量的4%;如果政策稍加完善,到2020年底可以达到8000万千瓦,相当于届时发电装机容量的7%。如果给予风电行业最积极的政策支持,到2020年底可以突破1.2亿千瓦,达到届时发电装机容量的10%,发电量相当于5个三峡电站。中国政府目前公布的风电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到2007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将达到500万千瓦,提前3年完成原定2010年的目标。报告认为,中国有条件在风电发展方面有更大的作为,应该设定更有魄力的目标。报告还呼吁,建立最有效的政策体系,以把握中国风电发展的大好时机。"即使当前的风电政策存在一些值得完善的地方,中国风电市场仍然实现了惊人的发展速度。"中国可再生能源专委会秘书长李俊峰说,"如果能建立有效的支持政策,中国完全可以在2020年前跻身世界风电三甲。"全球风能理事会主席泽沃斯指出,风能必须在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它国家的发展历程已经证实,一个风电市场的腾飞依赖于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国可以充分借鉴这些经验,大力发展风电。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能缺乏中国的参与。" 《科学时报》
 于广志:火--生物多样性保护被遗忘的角落
提到火,尤其是林火,可能很多人能想到的只有灾难。其实,在世界范围内,火在环境的形成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方面一直扮演重要角色;火对动植物的栖息地分布、组成结构、碳能量与土壤的营养流动和水土保持有深远的影响。
半数以上陆生生态系统离不开火的干扰 从事林火研究的科学家将生态系统分为三大类:火依赖型的生态系统、火敏感型的生态系统和火独立型的生态系统。在进化过程中,火依赖型的生态系统已经离不开火的干扰。这类生态系统的物种不仅发生了适应性的进化(如变得易燃),而且系统的结构与组成均有利于林火的扩散。对这类生态系统而言,火烧绝对是一个不可缺乏的生态过程。对于火敏感型生态系统,火则是大克星。即使火势很小,这类生态系统的物种死亡率也很高。在不受人为干扰时,这类生态系统极少发生火灾。但一旦经过火烧扰动,这类生态系统就会变得越来越易着火,连续的火烧会使这类生态系统发生质的改变,由热带雨林变为稀树草原。而火独立型的生态系统由于过湿或者过干且缺乏可燃物,火对其的作用可以说微乎其微。这类生态系统的主要代表有沙漠、冻原、苔原以及季节变化不明显的热带雨林等。2007年,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对世界范围内所有陆生生态系统的火倾向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火依赖型生态系统约占全部生态系统的50%还多,火敏感型约占22%,而火独立型约占15%(其它生态系统由于数据缺乏而未进行分析)。
如果正常的火系统被改变 通常,人们将特定生态系统内火灾重复发生所需的各种条件统称为这个生态系统的火系统。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独特的火系统,正常的火系统是维持这些生态系统可持续生存和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文明的快速发展,人类正在改写火的进化史。人对于火的态度也表现不一。但不论是为了开垦更多土地而对森林与牧场过度火烧,还是为了安全而过度抑制火烧,都会使原有的合理火系统发生改变。大自然保护协会的评估报告表明:全世界84%的主要栖息地类型和生态区域内的火系统发生了改变,其中8%发生了严重改变。换言之,全球仅有16%的生态系统保持正常的火系统。改变的火系统会对生态系统产生或微弱或毁灭性的影响,最终对地球上的景观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大自然保护协会研究发现,目前造成火系统改变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变化、畜牧放养与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如伐木、开矿等)、严格禁火与城市发展等。对火依赖型的生态系统而言,火系统的改变会使火烧频次减少或增加。火烧频次减少会使生态系统内可燃物增加,这就为发生严重和毁灭性的自然野火提供了良好的可燃条件。火烧频次减少还会改变动物生存所需的栖息地,例如在中国,某些动物保护地由于缺乏合理的火烧管理,原来适合食草类动物生存的栖息地逐渐演化为乔木灌丛林,最终使这些动物因栖息地丧失而迁居。而火烧过于频繁,又会使生态系统的主要建群种数量急剧下降,甚至导致外来物种大量入侵,例如西伯利亚的针叶林生态系统就由于频繁的火灾而受到严重影响。对于火敏感型的生态系统,大面积的木材砍伐、毁林开荒、修路,加之严重的干旱会带来大面积的火灾,从而造成毁灭性的破坏。1992~1993年东南亚、1998年中美洲、2000年墨西哥以及2007年巴西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大火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单纯强调防火可能埋下危机 目前,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认为火系统有百害而无一利,严禁在某些被保护的自然区域、国家公园甚至保护区内实施计划烧除。而且,某些国家还将某些农业用火定为犯罪行为。这种管理方式对火敏感型的生态系统是有效且必要的,但对那些火依赖型的生态系统而言,在这样的政策和舆论宣传导向下,人们将越来越忽视火在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进而一味简单追求禁火防火的表面效果,结果可燃物堆积过多,导致远远超过正常强度的火灾发生。这样的火灾带来的破坏性更强,灭火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亦更多。从现有资料来看,希腊境内的生态系统属于火依赖型的生态系统。在希腊现有火管理政策的影响下,该国生态系统的火系统发生了很大改变,而且情况还在继续恶化。如前所述,在火系统被改变的生态系统中,火灾一旦发生,其带来的危害将是毁灭性的,因为其破坏程度远远超出现有的火灾扑救能力。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世界林火烧毁的森林面积约为480万平方公里。就森林与草原火灾而言,自1950到2006年的56年里,我国年均发生火灾约1.1万次,年均受害森林面积约70万公顷。
火的科学管理与防火、灭火技术的进步和相关投入的受重视相比,世界范围内(当然包括中国),人们(即使是很多生态专家)对于火在各种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都知之甚少;对于"什么样的火烧有利于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对于火烧的反应如何"以及"林火产生的内在原因是什么"等问题更是一无所知。所以,对于科学认识火在生态系统及人类社会进化中的作用,目前的工作也只不过是个开端而已。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提出了综合性火管理方法,包括火的管理(防火、扑火及火的利用)、火生态学(火的主要生态属性)以及火文化(社会经济的需要以及影响)。资料表明,中国约有97%以上的森林火灾是由人为因素引发的。在这种情况下,亟须清楚界定火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并据此科学地指导和管理人为火烧的使用(如火烧范围、频次、季节等)以及野火的控制管理。对火敏感型的生态系统,应严格禁止火灾发生,尤其是热带亚热带阔叶林生态系统。而对于火依赖型的生态系统,应根据其系统特有的火系统状况进行有效管理。对超出正常火系统变化范围的过多的火烧(灾),应及时扑灭,尽量将火灾影响降至最低。同时,在火烧不足的情况下(如未发生自然火灾或者禁火过度),应开展适当的计划烧除活动,避免可燃物过度积累或者群落组成改变,因为这样会使火灾易于爆发,而一旦爆发又难以控制。(于广志系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保护生物学博士,她在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工作,从事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本文是科学时报记者采访并整理。)
▲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何慧丽:践行生态文明是解决“三农”问题突破口
“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是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是哪个社会阶层都不会排斥的——你可以不关心‘三农’问题,但你必须关注食品安全、空气新鲜、水健康这些生态安全问题。而我们的市民只要关心自己的饮食健康,关心家人的幸福,其实就和‘三农’联系在一起了。如果要吃到健康的红薯,就要关心种红薯的人的温饱问题、收入问题、幸福感问题,也要关注生产出健康的红薯必须付出的生态成本的问题;否则,市民可能总有一天会吃不到任何令人放心的东西。”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何慧丽说,自己听到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感觉“非常高兴,这种兴奋劲儿一直持续着”。
“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其他领域我们都尝试过了,似乎还是没有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不论哪个时代,推动社会进步的前行者都因孤独、不为人理解而痛苦,而因将小我与社会进步的大道结合起来而幸福。他们好比半夜三更就叫的鸡,不被众人理解。”何慧丽一度因帮农民卖大米的事广受关注,但其间的孤独感也曾令她困惑。她说:“我们不管吆喝卖米,还是鼓捣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都是想让城里的市民明白——乡下农民种的大米、红薯不放化肥农药,而是用爱心、责任心种出来的,是可以放心吃的。”但遗憾的是,城里的市民总是既想吃建康的绿色食品,又要价格便宜。事实上,“十全十美的事情很难做到!”何慧丽说。“‘三农’问题绝对不是可怜农民,而是双向可怜的问题。现在,一些人的观念出了问题。什么是美的?什么是健康的?什么是文明的?我们的回答是:用布袋而不用塑料袋是美的!吃有机红薯是健康的!不损害生产者利益、不污染环境、不增加环境负担的消费者是文明的!”前几天,何慧丽去了趟河南省兰考县,用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的布袋拎回来好多红薯。她说:“这是兰考县胡寨合作社今年的一个有机种植项目,在肥沃的黄河淤泥土质里自然生长出来的红薯,深红的外皮、纯白的肉汁,大可放心吃;昨天我家煮熟了一些,吃起来有一种芳香的甜美。”“如果只有我们这些大学老师、大学生天天嚷嚷‘三农’问题,如果‘三农’问题只是农民自己在行动,其意义和效果都很局限。让比农民生活好一点的市民都来以关心自己日常生活的方式关心‘三农’问题,这才更有意义、更有效果。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从技术型支农、制度型支农提升到文化理念型支农,这才是最提劲的事!”
何慧丽解释了3种支农方式的区别,并“用自己的逻辑理了一下”“三农”专家和大学生在支农过程中经历的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意识到“三农”问题的严重性,但也只是在一些具体的事务上下功夫,比如带去新品种、传播科技信息,捐物捐钱资助贫困农户和贫困学生,这是技术型支农法。第二个阶段,就是近几年来由知识分子发动的新乡村建设运动,其特点是“人民生计为本,合作组织为纲,多元文化为根”,其中农民发育经济合作体、社会合作体、文化合作体等农民自助组织体最为重要,大学生起到了协助者的作用。第三个阶段,文化理念型支农。这是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为日常表现的途径,反映一种特定的文化导向和生活理念。当前要践行的是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它以注重生活质量、提倡文明消费、推动城乡互助等为表现。“我希望大家以后在这方面多做工作。”何慧丽说。
费孝通曾提出历史和传统就是我们文化延续下来的根和种子,文化自觉就是指“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而何慧丽更进一步解释:“我们要让生活在村庄里的农民享受与他们的生存环境相适应、属于他们的‘自主’文化;这种社群文化建设汲取中国传统文明中天人合一、伦理本位、人与内心的和谐等精华,在农民群体中探索出一条‘重合作、重生态、低消费、高福利’的生活方式之路,为收入不足的中国农民设计适合的生活方式,提供安身立命的价值系统。依托文化和社会层面福利的提高,而不主要是依靠物质福利的改进来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生命意义。度人者度己,市民阶层也要通过帮助农民来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生命意义。”“你吆喝卖米、捣鼓城乡互助合作社,让农民赚钱了吗?”——面对这个经常性的问题,何慧丽有点无奈:“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并不是追逐利润的企业,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互助合作的一个平台,它通过联络种地的农民和城市里消费的市民,联络社会系统里面的各阶层,力求解决生态、心态和社会态三大不协调。让生产者赚钱只是我们的目标之一,实现‘生态文明’的社会才是根本。很多人不理解我们的做法,我今天可以扬眉吐气地告诉大家,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不但肯定了我们以前的很多做法,而且对实践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我们应大张旗鼓地总结经验和教训,然后继续往前走,做出鲜活的经验来。”何慧丽说,这个道理不仅要在大学讲,要在农民中讲,更要在市民中讲。“要对市民进行新型消费观教育,但可能这个事业困难更大,因为市民被当前过度化的市场切割得更厉害。与当下注重经济增长的潮流不同,我们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社会的协调、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协调。这三大协调当前可以统一到一个具体的事上,就是需要这个社会上‘勇担先锋’的人来试验,来做这样的前行者。通过关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而关心到农民生产者的增收问题,以及生产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这方面,我觉得大有可为。”何慧丽透露,她现在正准备把合作社作为一个中心,以后各种与生态文明有关的讲座都在这里办,把市民发展成为主要受众,而不仅是大学生。“附近社区不少,好多都是研究所和大学的师生,素质应该不错。”10月15日,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落脚在北京林业大学北门附近的济南好运顺茗茶平价超市北京分店,从此在城市有了一个稳定的发展平台。10月28日下午,星期天,在合作社举办的论坛中,只有寥寥几位市民参加,更多的还是从事与“三农”有关的工作人员和关心“三农”问题的大学生。但不管怎么样,以践行生态文明为突破口,何慧丽们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又找到了一个新的契机。《科学时报》
▲ 全球气温升高证据明显:天山庙尔沟冰川24年厚度减少5米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忠勤等通过对天山庙尔沟冰川的考察和取得的冰芯资料研究发现,该冰川积累量在200mm/a,是一条典型的大陆型冰川, 过去24年冰川的中上部减少5米左右。据李忠勤介绍,天山庙尔沟冰川地处天山山脉最东段,南、北、东外围为低山荒漠戈壁,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在天山山区最东段的山势也较低,由于处在影响本区的主要冷湿气流的通道上,因而得以发育冰川,并成为当地生态环境、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的水源地。研究人员通过水准测量法测量冰面高程变化发现,在过去的24年间,天山庙尔沟冰川厚度减少了5米,其变化是对冰川区水、热条件的长时间尺度变化的综合反映。由于冰川具有向稳定态流变的特性,因而可以根据已发生的厚度变化来预测冰川将要发生的变化。研究发现,天山庙尔沟冰川中上部厚度发生了变化,说明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冰川下部较为稳定,其厚度变化小于或轻微大于上部,另一种是冰川处于由非稳定态到稳定态转化的初期或中期阶段。冰川底部温度为-8.3℃,表明冰川底部与基岩冻结,无滑动现象发生。因此认为该冰川过去一直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但通过钻取的冰芯研究发现,冰芯上部5米内,特别是2米内出现了显著的污化层,这一变化对应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天山地区的气温显著升高,引起冰川消融加剧。《科学时报》
▲ 假如未来全球气温再升高5℃——气候变化是对决策者最重要挑战之一
气候突变带来的不只是自然灾难,有可能会危及国家安全。近日,美国两智囊团公布了一项最新联合研究成果报告:气候变化可能是决策者要面对的最重要挑战之一。研究表明,在过去20年中,气候学家低估了地球气温的变化,但是国家决策者却必须面对今后30年内因气候变化引起的社会不稳定。气候变化不仅可能引发新的冲突,而且正在使现存的问题扩大化,从苏丹西部达尔福尔的土地沙漠化、中东的水资源之争到部分亚洲地区引起陆地压力的分裂季风,均能说明这一情况。报告论述了现今的几种假想,比如到2040年全球预计气温上升1.6℃,到本世纪末,则要灾难性地上升5.5℃。虽然假想的最后时刻还未到来,但美国至少可预计到:更多的人口迁徙,包括国家内部的和跨越边境的两种情况;疾病的扩散;贫穷国家间更大规模的争端,尤其是在气候变化更为激烈的非洲;与能源分布一致的全球权力的重新排序。报告指出,未来由极度气候变化引起的崩溃与混乱,将会使现代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变得不稳定,倘若这种情况不被制止,潜在的后果有可能是核毁灭。气候变化有潜在可能成为最大的国家安全挑战,而且这是现代及以后任何一代的决策者们都要面对的。报告列出了决策者们需要考虑的气候变化引起的10种影响,这其中包括贫富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大量移民带来的后效应、部分水资源短缺引起的健康问题、作物无收以及人类对因日益增加的核能需求造成的核扩散的担心等。报告提出,中国在全球气候平衡中的重要性将会逐渐提高,俄罗斯也会因天然气的出口而加大影响力。这份报告由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与新美国安全中心提供资助,不少知名人士及安全与气候专家参与了研究,他们中有前美国中情局主任詹姆斯韦斯利、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谢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拉尔夫赛瑟罗恩、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首席顾问约翰博古斯塔及美国前副总统艾尔戈尔的安全顾问利昂弗尔斯等。我国科学家认为,要尽快把气候变化作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纳入政府决策及经济发展规划中,分析研究中长期的气候变化趋势,为国家经济活动提供决策支持。要增强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能力,减少不利影响,推迟或避免威胁国家安全的气候变化发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科技日报》
▲ 国际能源机构:未来五年全球面临能源短缺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国际能源机构(IEA)在最新发表的报告中警告说,全世界在未来5年内将面临能源短缺。报告指出,这将进而导致石油价格上升到创纪录的水平,并使西方国家加重对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依赖。该机构称,人们对能源的需求持续超过供应量。目前北海和墨西哥湾等成熟产区的石油产出较预期下降更快,而新的石油产出项目工程则将长期拖延。另一方面,新兴国家强劲的经济增长加速了石油消费需求的增长。因此,在未来5年内,石油市场供应将极为紧张。该机构认为,由于供给不足,石油市场只能通过价格上涨来抑制需求,从而达到平衡。国际能源机构的中期石油市场报告显示,当前油价已经逼近去年高点,每桶超过75美元,而且升势至今没有出现放缓迹象。由于非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产量难以大幅度提高,欧佩克成员国将在未来5年内增加石油产量,以弥补需求与产出之间缺口。而随着欧佩克在世界石油市场中所占份额的扩大,西方主要石油消费国对欧佩克的依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经济参考报》
▲ 全球变暖可能威胁非洲1/3海岸线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说,全球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有可能威胁非洲1/3的海岸线,保护好自然资源对非洲至关重要。据估计,非洲沿海1/3的地区到本世纪末将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港口、炼油厂等基础设施会遭到威胁。非洲大陆的海岸线长达3万多公里。施泰纳说,事实上,部分非洲海岸现在就已处于被侵蚀的状态,气温升高还给沿岸贝类的生存造成威胁。(新华社)
▲ 淡化的海水可能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以色列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由于淡化海水中矿物质含量通常较低,使用淡化海水灌溉可能不利于某些农作物生长,例如番茄和有些花卉就会受到影响。研究报告指出,用来灌溉的淡化海水如果缺钙或镁,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如果植物是种在沙土或无土的状况下,使用淡化海水灌溉对植物的影响会更大,因为植物无法从土壤中吸取所需的矿物质。专家表示,缺水现象在世界各地愈来愈普遍,海水淡化是解决缺水的主要方向之一。不过,海水淡化不仅要考虑食用的问题,也必须考虑到灌溉上的用途。在灌溉时使用淡化海水,需要考虑如何才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以色列是全球使用淡化海水浇灌农作物最多的国家之一。以色列的淡化海水主要来自阿什克隆的海水淡化厂,该厂年产近亿吨淡化海水,其中约有一半用来灌溉农作物。(新华社)
▲ 瑞典今后20年将斥巨资发展自行车交通
瑞典将在今后20 年里加大对自行车交通的投入,以减少人们对汽车的依赖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瑞典公路交通局、瑞典铁路交通局和瑞典经济与地区发展署最近按照政府的指示,制订出今后一段时期大力发展自行车交通的行动计划。根据该计划,这3个政府部门在今后20年里每年将增加5亿瑞典克朗(1美元约合6.4瑞典克朗)的投入,用于实施各种发展自行车交通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成立一个统筹发展自行车交通的全国性机构,增加对全国30个中等城市的资助,修建更多的自行车专用道,改建公共交通工具以使人们能携带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和火车,在火车站和其它公共交通枢纽附近增设比较安全的自行车停车场。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发表的最新分析报告认为,瑞典要想在2050年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仅靠开发新技术和再生能源是不够的,还需要采取有力的行动来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其中包括促使人们减少对现代化交通工具的依赖,更多地使用对人类自己和环境都有益的自行车。(新华网)
▲ 地球一“发烧”科学也“疯狂”:介绍六种为地球降温的技术构想
尽管10年来旨在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遏止全球气候变暖的谈判无休无止,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在继续上升。科学家说,唯一的希望是改变地球,改变其海洋和重塑其云层。今年早些时候,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公布的评估报告称,考虑用三大技术来减少到达地球的阳光:轨道镜,硫磺粒子和增强云层。委员会推论,通过提高农林业的生产力,这些设想可能会产生有益的效果。被滞留在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将刺激植物生长,同时,即使二氧化碳含量继续增加,阳光的减少也将使气温停止上升。现在,科学家们对我们这个星球变暖的速度之快感到忧急如焚,他们希望通过对地球进行人工干预,使我们的海洋和天空重新变得纯净起来。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称之为“地球工程”的六大技术设想,旨在将地球从全球变暖中拯救出来。他们认为“地球工程”项目将是人类从气候变化的影响中挽救自己的唯一希望。然而,仅仅在几年前,这类技术构想——巨型太空镜,人工造云舰队和海洋施肥等方案——还被视为是荒诞不经的科幻故事。(一)海水泵 成功的机会:3/5。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可能会激起对该计划的反对。两位英国著名的环保思想家,伦敦科学博物馆馆长克里斯?拉普利和盖亚是概念的创立者、牛津大学格林学院教授詹姆斯?洛夫洛克建议在海洋里竖立大量的管子,利用海潮的力量,把海底的冷水通过管子送上海面,同时将海底的磷、氮等养分带到海面。在管子底部附近设置单向阀门防止海水往下回流。这些上浮的海底生物对吸收二氧化碳是至关重要的。海底生物吸收二氧化碳后逐渐死去,然后下沉到海底,如此可将碳储存千年以上的时间。但海洋生物学家指出,该计划可能会对海洋生物构成重大问题,尤其是像鲸鱼这样的动物。(二)硫磺毯 成功的机会:1/5。酸雨和臭氧层损耗的风险将挑起对该计划的剧烈争论。每次大型火山爆发后,地球往往会经历大幅降温。例如,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后,火山喷射的1千万吨硫磺进入了大气层,由此地球的平均温度下降了0.6摄氏度。199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长期致力于臭氧层研究的保罗克?鲁琛教授由此大胆地提出了复制火山爆发的想法。他设想将数百枚装满硫磺的火箭发射到平流层,然后引爆,从而创建一个可阻挡阳光到达地球的硫磺“毯”,大约100万吨的硫磺将足以造成地球冷却。其他科学家则对此构想发出警告,他们担心这样大规模的硫磺进入大气层可能导致酸雨增加或破坏臭氧层。但鲁琛相信,如果地球按目前的速度继续升温,他的想法将仍有必要。他说:“如果我们要想防止出现2至3摄氏度的大幅升温,就应准备失去一点臭氧层。”(三)轨道镜 成功的机会:1/5。难以置信的昂贵。来自太阳的辐射使地球变热,同时维持着地球生命。但由于地球持续升温,科学家便想要减少太阳辐射,一个最雄心勃勃的设想就是将一面巨大的镜子送入地球轨道。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曾提出一个想法,用直径为百万分之一英寸的铝线编织一个大网,就像是一个用极细金属丝制作的屏幕。这个屏幕不会完全阻挡阳光,但会过滤红外线辐射。然而,制作并将这样一面镜子送入轨道将是十分昂贵的。每削减百分之一的太阳辐射将要求镜面的面积达到60万平方英里。即便如此,反射镜一旦放入空中,运行成本却非常便宜。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国家海洋学中心海洋科学教授约翰?谢普赫德说:“这可是非常高技术的工作,谁知道他们是否真的能做到?这将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才能找出答案。”(四)造云盾 成功的机会:2/5。需要全球重大承诺才能成功。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约翰?莱瑟姆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的斯蒂芬?萨尔特估计,用海水喷洒的方法将能增加4%%的云层厚度,这足以对付屏蔽太阳辐射的大气层中一倍的二氧化碳。该计划是一个对付不断上升的二氧化碳含量的较便宜的想法,且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如果计算机模拟能提供良好的结果,5年内有望进行现场试验。莱瑟姆承认该计划存在改变气候模式的危险。他说:“除非我们已经竭力研究它可能产生的影响,否则我们不应该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该计划。但如果人们认为任何影响都不太可能比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破坏后果更严重的话,那么我认为我们就应该开始实施。”(五)人造树 成功的机会:4/5。碳隔离可在世界与气候变化的对抗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也许不是以人工合成树木的形式。通过植树来吸收二氧化碳,已成为一个主要的生态产业。但现在,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奇特的变种技术:人工合成树木。这些树木不会生长,也不会开花和落叶,但他们会吸收二氧化碳。这个惊人的概念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克劳斯·莱克纳的设想。在一次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的年度会议上,他首度提出了该建议。他描述这些合成树木看起来就像“带有威尼斯百叶窗的球门柱”。莱克纳通过计算得出这样的一棵人造树一年可以清除约9万吨二氧化碳——超过1万5千辆汽车的排放量,和真正存活的树木相比,改善自然环境的能力超过1千倍。莱克纳的概念,其实是碳隔离技术的一个变种,碳隔离技术用来捕获碳并将其贮存于地下。该计划现已能清除由燃煤、燃气或燃油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碳,并且是在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之前。其他计划则正在寻求将二氧化碳液化,然后储存在废弃的矿山或油井。但是,该技术并不对所有的污染物都有效,尤其是汽车或火车排放的废气。因此,莱克纳的人造树的工作原理就像一个过滤器来清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它的百叶上具有一个像石灰水一样的吸收涂层可捕获二氧化碳,用完后可进行拆除,然后埋入地下。该计划的批评者说,在捕获二氧化碳的实际操作中,最终可能导致耗费的能源比节约的多。(六)施铁肥 成功的机会:2/5。方法已在试验中,但由于存在危害海洋生命的可能,将面对相当大的阻力。浮游生物和藻类的繁盛形成海洋中的草原和绿地。它们吸收二氧化碳,死去,然后带着它们存活期间吸收的二氧化碳沉入到海底。最近,在美国伍兹?霍尔海洋学研究所的一次专家会议上,科学家们经过激烈讨论,形成的中心思想就是,增强浮游生物和藻类的繁盛,就可以从大气中带走更多的二氧化碳。使用的方法就是用含铁肥料刺激浮游生物的生长。微量铁元素是刺激海洋中浮游生物生长的关键。然而,世界许多地方的海水中几乎不存在铁,浮游生物也相对较少。一些美国企业集团已经开始实验,通过将成吨的可溶性铁化合物泵入大海来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有好几个实验已在实施中。但一些批评人士警告说,用这种方法,从大气层中消除的二氧化碳非常有限,同时这些计划却可能造成严重的污染。
一个最后的解决方案? “地球工程”项目得到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机械工程系布赖恩教授的肯定,他曾对这些伟大的设想保持中立,但他现在相信,目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努力是注定要失败的。他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注意到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进展乏力,‘地球工程’似乎是一个最后的解决方案,我得说我们需要做到这一点。”布赖恩教授正在编辑的即将出版的英国皇家学会《哲学会刊》将专门讨论“地球工程”项目。美国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的卡尔德拉也说,“地球工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东西。如果我们能产生100个主意,其中97个是坏的,但有3个是好的,那么整件事情就是值得的。但“地球工程”的反对者指出这一技术项目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且将来可能造成需要更多的技术来收拾残局。例如,给海洋施铁肥的计划可能会给海洋生物构成巨大的危害。“地球工程”的捍卫者则坚称,他们提出的消减温室气体排放的计划已经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生态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说:“人为干预当然具有风险,可能会造成各种各样的生态后果,赌注是相当高的,但无所作为的后果也许会更加糟糕。”《科技日报》
▲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胡锦涛论科技与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胡锦涛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胡锦涛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
胡锦涛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胡锦涛指出,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
胡锦涛强调,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科技日报》
▲ 环境问题依然威胁人类生存
尽管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但环境问题仍继续对人类生存构成严重威胁,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0月25日公布的一份全球环境综合评估报告的结论。这份题为《全球环境展望:环境与发展》(GEO-4)的报告由390名专家联合撰写,并经全球各地1000多名专家审核,是联合国在环境领域最为全面的评估报告,也是自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20年前发表《全球环境展望:我们共同的未来》以来公布的第四部系列报告。报告在对目前全球气候、土地、水以及生物多样性等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后指出,世界各国在解决一些相对简单的环境问题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环境问题也从未像现在这样成为各国政界主流关注的话题。但是,很多棘手的问题依然存在。如不解决这些棘手问题,此前在解决简单问题方面取得的成绩可能将化为乌有,并使全人类的生存面临威胁。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说,国际社会在一些环境问题上采取的措施是大胆且令人鼓舞的。但在更多情况下,各国由于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类以及整个地球环境所面临挑战的严重性,因此行动步伐过于迟缓,规模也无法达到要求。施泰纳说,过去20年来,国际社会把破坏臭氧层化学品的产量减少了95%,制定了旨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协定,开拓性地创建了二氧化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和补偿交易市场,使陆地保护区面积增加到了全球陆地总面积的约12%,在生物多样性、沙漠化、有害垃圾贸易以及改性活生物体(用遗传材料人工合成的活生物体)等方面都采取了大量重要举措。然而,正如《全球环境展望:环境与发展》报告所指出的那样,许多顽固而棘手的问题依然悬而未决。已有的问题继续存在,而新的问题又在不断产生:从海洋中缺氧区域的迅速增多,到与环境有关的各种新老疾病的涌现,人类面临的挑战是如此严峻,但与此同时,包括环境规划署在内的环境问题应对机构可支配的资源还是远远无法满足需要。专家们在报告中指出,人类目前的人口与生存方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与资源的承受能力。人类其实不应该把自身所面临的危机割裂开来,分成“环境危机”、“发展危机”、“能源危机”等等。事实上,这些都是一个危机,其中包含了气候变化、生物灭绝、人口激增、富人的高消费以及穷人的饥饿贫困等。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是各国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各团体、各阶层的共同职责。(新华社)
▲ 1400名顶尖科学家警告:人类生存岌岌可危
 环球在线消息:10月2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凝聚了全球1400名顶尖科学家心血的《全球环境展望-4》(GEO-4)综合报告。为地球会诊的结果令人触目惊心——自1987年以来的20年间,人类消耗地球资源的速度已经将我们自身的生存置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地球不能承受之重 这份报告中运用多种模式,分别对大气、土地、水和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估,并在评估的基础上对各地区以及全球环境进行分析和预测。报告指出,环境变化的威胁是目前最迫在眉睫的问题之一,人类社会必须在本世纪中叶之前大幅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由于全球人口的膨胀,地球的生态承载力已经超支1/3。人类农田灌溉已经消耗了70%的可用水。 预计到2025年前,发展中国家的淡水使用量还将增长50%,发达国家将增长18%。报告称:水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将成为缺水国家无法承担的负担。同时,水质的下降趋势仍在继续。从全球范围而言,污染的水源是人类致病、致死的最大单一原因。当前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速度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快的。在已经被全面评估的脊椎动物物种中,30%的两栖动物、23%的哺乳动物和12%的鸟类的生存受到威胁。第6次生物大灭绝已经开始,而这一次原因是人类活动。为了满足自身的食物需求,人类还会继续发展农业并开拓耕地,但这对其它物种来说则意味着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在地球长达40亿年的历史上,曾出现过5次物种大灭绝,最近一次发生在距今6500万年的白垩纪末,恐龙就是在那次大灭绝中从地球上消失的。这份报告还首次将世界划分为非洲、亚太、西亚、欧洲、拉美和加勒比、北美和极地7个地区,进行了分地区的环境评估和预测。对于拥有全球60%人口的亚太地区来说,环境资源的消耗和废物处理是其面临的首要问题,包括城市空气质量、淡水、农业用地使用、电子和有害废物的非法走私。
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警告  全球环境展望是在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倡导下开展的一项重要联合国项目。UNEP此前已分别于1997、2000和2003年发布了3个全球环境展望报告。最新的报告是联合国迄今发布的最全面的环境报告,共分为10个章节。来自世界各国的近400名科学家分为10个小组,分别负责其中一章内容的调查和起草,其中157人是48个国家政府直接指定的专家,其它人则是从47个国家的50多个研究中心挑选的各领域权威。此外,还有1000名科学家负责报告的审核。预计UNEP以后每5年会发布一次全球环境展望综合报告,期间每年发布年报。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纳表示:自1987年联合国发布《我们共同的未来》环境报告以来,我们已经听到无数次警告声。我真诚地希望GEO-4是最后一次。对大自然和地球资源的系统性破坏已经到了这样的关头——世界经济体的经济生存能力受到严重挑战,而我们为子孙留下的账单是他们无法负担的。
▲ 十七大新华时评: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这是我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当前,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之一,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近几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大因素之一。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一些地方单一追求GDP的畸形发展观,是扭曲的政绩观,是以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为代价的粗放增长方式。实践证明,以污染环境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没有前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首要的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中心环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低成本、低代价的绿色产业,实现绿色增长。要执行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千方百计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对那些抱着传统增长方式不放、不顾环境代价的地方,要有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进生态现代化。要从我国生态状况仍十分严峻的现实出发,调整政策导向,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倾斜力度,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抓好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从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的角度出发,加强对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问题的治理。建设生态文明,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也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形成节约消费光荣、挥霍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各级政府既要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更要身体力行,做出榜样。要倡导“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政绩观,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建设生态文明,既是为中国人民谋福祉,也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郑重承诺,必将对中国和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而重大的作用。(新华网)
相关评论